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德育渗透(2)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作为中国高校的专业课程,一直被认为是德育的重要补充,因为它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正确的时代思潮。目前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作为中国高校的专业课程,一直被认为是德育的重要补充,因为它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正确的时代思潮。目前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障碍与困惑,亟须改革。我们一直强调在现当代文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却一直没有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此恶性循环。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是在教育学生的生命和灵魂。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必须首先分析“什么是德育”,究竟怎样开展德育,并将相关内容具体化。

(一)坚持育人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是时代的号角,文学与艺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3]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文学,一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文学,一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类解放的文学,它的本质决定了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情况。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最基本的德育。爱国主义思想和理想信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民族的凝聚力,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具有先天优势,因为许多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警醒世人,救亡图存,中国现当代文学优秀作品展示和描绘了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时代风貌。但这些德育资源就像埋没在砂砾中的钻石,细碎珍贵而混杂,它们并不构成一个系统。现当代文学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开展德育渗透工作的方法不恰当,许多教师缺乏对学生理想和信仰的教育,课堂上只引导学生分析文学写作的技巧,把爱国主义精神简单带过,学生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真正的精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平衡应试教育与文学教育两者的关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德育渗透目标,坚持育人根本,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改革教学内容

所谓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应该包括课前备课、课上讲解和课后反馈三大方面。

第一,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详细介绍,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德育渗透工作极其重要。文学教学工作之所以难以和德育渗透相结合,究其原因是学生现在生活的时代与最初的创作背景完全不同,很难产生共鸣。例如,学生们无法理解一些红色经典作品中牺牲的英雄,甚至会认为主人翁的行为“很傻很天真”,有天然的距离感。教师在上面激情四射,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这是和平年代的好处,但也是文学领域的悲哀。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教师可以在课前多准备一些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资料,例如:通过音乐作品、影视作品或者其他艺术形式,改变以往“老师独自表演”的课堂局面,让学生“替代”教师的工作,增强代入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

第二,韩愈已经在《师说》中清晰地对教师这一职业做出了诠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涵盖了教育的全部内容。传道在前,授业在后。由此可见,教师的根本工作是引导学生塑造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世界观,这比教导学生专业知识更加重要。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拿高分、考名校,而是对学生灵魂的蕴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一名优秀的文学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对专业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此才能在讲解时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专注问题的本质。而在这之上的德育更应是教师的毕生追求。具体而言,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必须仔细钻研文学作品,并将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可照本宣科,更要避免理想主义和空谈。只有教师自己不断砥砺品行修养,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启发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文学的魅力所在,以及如何处世、如何做人。

第三,在课后反馈阶段,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文学意识、生活环境、教育程度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文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课后多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诉求。

(三)创新教育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它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在与德育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当代文学的优势,平衡现当代中国文学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找到二者的最优融合方式。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jxltbjb.cn/qikandaodu/2020/0922/605.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工程材料》课程教育教学
下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教学论坛投稿 |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教育教学论坛版面费 | 教育教学论坛论文发表 | 教育教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